索引号: | 信息分类: | / | |
发布机构: | 发文日期: | ||
文号: | 主题词: | ||
信息名称: | 市场经营秩序整改整治工作情况通报 | ||
内容概览: | |||
时效: |
市场经营秩序整改整治工作情况通报
市市场监管局
(2025年7月14日)
今年以来,市市场监管局深入贯彻落实市委、市政府决策部署,抓紧抓牢市场经营秩序规范整治这项重点工作,突出问题导向,强力集中整治,坚持标本兼治,在安全生产领域零事故的基础上,实现“投诉举报量和事件率‘双下降’”目标,有力推动全市市场经营秩序更加公平有序、稳定规范。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。
一、工作开展情况和成效
一是聚焦重点领域,开展专项整治。提请市政府召开“五一”期间食品安全和价格监管工作会议,压紧压实属地管理、部门监管责任。市市场监管局印发《关于开展全市旅游市场价格监督检查的通知》《关于进一步加强“五一”期间全市市场监管工作方案的通知》,组织开展“食品安全、价格秩序、虚假宣传、特种设备、旅游商品、计量器具、过度捆绑”七大专项巡查整治行动。“五一”期间,成立机动巡查、定点包干、值班值守、应急处置 “四支队伍”,出动检查人员1469人次,查处整改各类问题178个,发放《规范经营提醒函》1300余份,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假日旅游工单占全市比重由去年的24.33%降至19.03%。
二是聚焦突出问题,实施系统治理。制定印发《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全链条治理改革创新项目实施方案》,聚焦农贸市场、电子计价秤、消防产品质量等领域突出问题,实施全链条治理;开展制售假劣肉制品、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集中整治,摸排经营主体48429家,开展监督抽检2001批次,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26起,公开曝光典型案例5件;指导东海、赣榆等县区围绕海鲜、水晶等特色产业规范发展开展“一域一品”治理。今年1-6月,全市市场监管领域投诉举报量同比减少3930件,下降6.91%。
三是聚焦数字赋能,探索智慧监管。全市集贸市场电子计价秤赋码14000台,完成电子计价秤“六统一”市场10个,统一配置电子计价秤1400台(统一配置、统一检定、统一管理、统一维修、统一轮换、统一标识),《以“智”促“治”带动海鲜农产品交易增量扩容》获评全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;建成运行食用农产品市场质量安全追溯系统,实现农产品源头可追溯、流向可追踪、责任可明确;指导东海、赣榆建成网络直播电商智慧监管系统,提升了违法线索发现效率与证据固定能力,推动电商监管从“被动响应”转向“主动防控”。
二、下一步工作思路和举措
经过整改整治,我市市场经营秩序有所改善、总体平稳有序,但距离群众期盼还有较大差距。比如,网络消费、产品质量、食品安全仍是消费者投诉举报易发领域,特别是随着直播带货、社区团购等新业态发展,平台经营中虚假宣传、货不对板、售后推诿等问题较为突出;基层市场监管部门执法力量与监管任务、执法手段与监管需求还不够匹配,专业能力亟待加强。下一步,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。
一是压实责任链条。坚持问题导向,压紧压实属地管理、部门监管、企业主体三个责任。结合上级部署开展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,深入推进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、居民水电气计量不准确等10类问题整改整治,定期开展暗访检查,对工作进展缓慢、成效不明显的单位提醒约谈单,推动履职尽责。
二是提升执法能力。加大对新业态、新技术监管的培训力度,提升一线监管执法人员运用法治思维、法治方式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。通过网格化监管、信息化支撑,缓解“人少事多”的矛盾。
三是总结典型做法。坚持“当下改”与“长久立”相结合、“治标”和“治本”相结合,将工作实践探索的好做法好经验及时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,建立健全一系列行得通、做得实、长期管用的制度机制,确保市场经营秩序规范整治常态长效。